主干航线准班率
6月,班期综合服务水平指数的排名发生较大的变化。上海港被深圳港反超,退居第3。两大欧洲港口安特卫普和鹿特丹港跃居至第4和第5,釜山港下降1位至第6。原先排行第4的宁波船山港退居第7,主要受累于仅有45.6%的班轮准班率,该港的北仑二期国际码头在下旬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拥堵情况。分列第8—10的是香港港、丹吉尔港和高雄港。
港口班轮准班率
在4条同盟航线的对比中,海洋同盟成功夺取2项指标的桂冠,分别比位列次席的2M同盟高出2.11个和6.85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海洋同盟在亚欧航线的运力投放规模已经反超2M同盟,成为亚欧航线第一大同盟;再加上,海洋同盟长期在跨太平洋市场份额中独占鳌头。可以看出,海洋同盟的高准班率是非常具有含金量的,是在大规模运力投放情况下实现的高准班率。
在到离港准班率中,万海航运重夺榜首,东方海外紧随其后,2家班轮公司的准班率均超过80%。万海航运在两大主营航区(波斯湾、南美)的准班率分别达到100%和77.78%;东方海外在北美和地中海航区均实现大幅回升。在收发货准班率中,固然东方海外是唯一达到80%的班轮公司,但是在其经营的8条航线中,有7条航线的准班率出现回落。
6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欧亚两洲相对趋缓,供给链运输逐渐恢复正常;美国疫情和抗议活动呈失控之势,政府为保民生,大量进口,补充商店库存。得益于需求回热,班轮公司减少停航班次,以星航运甚至加开ZEX中美快线,使得各大港口挂靠数回升明显。同时,受运力增多和部分地区疫情影响,班轮准班率出现一定程度下滑,集运船舶发生多起船员确诊案例,只能停航隔离。6月,国际物流,全球9条主干航线综合准班率为69.72%,较5月份减少3.86个百分点;全球50大港口的挂靠数为4973,环比提升4.4%。
亚洲—南美航线下降相当明显,2项指标均跌至第6。其中,到离港准班率较5月份减少5.4个百分点至67.86%;收发货准班率较5月份减少17.61个百分点至65.12%。巴西疫情大爆发,确诊人数攀升至全球第2,导致南美第一大港桑托斯港运营受限。亚洲—非洲两大航线回落最明显,收发货准班率均较5月份减少20多个百分点。南非大港开普敦集装箱码头受疫情影响正陷进严重的拥堵,船舶停靠延误长达1周,马士基和海洋网联被迫改靠德班港,并向托运人征收港口拥堵附加费。
全球50大港口出现“挂靠数回升、准班率回落”的情况,这种现象在亚洲港群尤为突出。19个亚洲样本港口的挂靠数合计提升143次,但有15个港口的准班率出现下降,尤其是大连港、宁波船山港和巴生港出现超过20个百分点的下滑。地中海港群表现喜人,6大样本港口的挂靠数和准班率实现双重回升。欧洲港群与亚洲港群情况相似,也出现了“挂靠数回升、准班率回落”的现象。
亚洲—欧洲航线表现出色,包揽到离港和收发货准班率的双项第1;亚洲—地中海航线表现同样不俗,2项指标均列第3。这主要得益于两大洲的疫情防控已见成效,码头运营正在恢复正常。亚洲至北美两大航线总体排在中上位置。在疫情和抗议双重压力下,美国政府尽力保证码头正常营运,让进口物资及时卸载。
班轮公司&同盟准班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