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旅客吞吐量千万级以上机场39个 -美国FBA海卡

 空运新闻     |      2020-10-21 18:49

2019年度旅客吞吐量千万级以下机场排名

  2019年,中国大陆共有3个运输机场位列全球机场旅客吞吐量前20名,然而却没有一个机场进进全球大型机场准点率前20名。因此,精准监测和持续提升机场运行服务品质,推动和实现机场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及未来中国民航所面临的迫切要求。为此,南京聪明航空研究院依托国家空管飞行流量治理技术重点实验室,通过广泛实地调研、海量数据分析以及国际比较研究,开展中国民航运输机场运行服务品质综合排名研究工作。本报告旨在从多维视角对国内同量级机场运行服务品质进行精准监测与综合比较,以期为正确定位机场关键瓶颈、持续提升机场运行性能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持。

  机场保障水平

  具体指标框架及指标构成如下图:

  从旅客出行感受的角度,选择出发和到达的关键环节评价机场为旅客提供的服务质量;

  航班运行品质

2019年度旅客吞吐量千万级以下机场排名

  旅客服务质量

  从航班服务能力、资源及利用水平、保障量、航线结构等方面评价机场的交通运输综合保障能力;

表2 2019年度旅客吞吐量千万级以下机场排名

  报告编制:南京聪明航空研究院

2019年度旅客吞吐量千万级以下机场排名

  机场运行服务水平综合排名结果

  从运行负荷与潜伏风险的角度,通过繁忙度与超收留率指标量化机场运行压力,评价机场持续良好运行的能力。

2019年度旅客吞吐量千万级以下机场排名

  机场运行压力

  报告依据数据可获性、指标可算性、行业普适性、品质指向性准则,并依据相关性、信息熵及指标实际应用场景分析,提炼4类指标集合,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机场运行品质指标框架的构造。指标框架由机场保障水平、航班运行品质、旅客服务质量、机场运行压力四个维度构成,海运费,据此开展统计分析与排名工作。

  民航资源网2020年10月20日消息:民航运输机场作为国家航空网络关键节点、空中交通服务重要载体和综合交通体系核心要素,其运行服务品质是国家民航发展水平的重要表征,亦是对标国际民航发展的重要依据。随着新技术、新模式在运输机场的不中断引进,国内机场运行服务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但机场运行治理领域诸多短板的长期存在使得机场在增量和提质之间的发展失衡依然明显。

机场综合评价指标架构图

  据民航局2019年机场生产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我国境内运输机场(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不含2019年新开航,下同)共有237个,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机场234个,旅客吞吐量千万级以上机场39个。对上述具备数据条件的机场(石河子/花园、长海/大长山岛未纳进统计范畴)进行综合排名。表1和表2分别为我国2019年度旅客吞吐量千万级以上机场排名和2019年度旅客吞吐量千万级以下机场排名。

2019年度旅客吞吐量千万级以下机场排名

  从多方协同治理下机场的航班运行时间、正常性及延误等方面,评价机场对航班运行与保障的品质;

2019年度旅客吞吐量千万级以下机场排名


表1 2019年度旅客吞吐量千万级以上机场排名

2019年度旅客吞吐量千万级以上机场排名

  机场运行服务品质评价体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