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Sachit Sahoonja表示:“尽管扩充船队规模能带来一定的规模效益,但船舶治理的关键不在于规模,而是能够为所治理的船队提供定制化服务,这会有效提升客户的满足度。”
返回首页
2021年07月07日 09时 航运界
据悉,Su-Nav Shipmanagement从建立之初,仅治理7艘船。往年12月,Su-Nav Shipmanagement与德国船东Vega-Reederei联手,共同治理一支由集装箱船、油轮和散货船组成的船队。合作初期,两家公司共同为35艘船提供全套技术治理,并且计划在明年将船队扩充至85艘。
Sachit Sahoonja表示,并不认同第三方船舶治理企业为了在船舶数目上实现船队增长,不惜压缩治理本钱,在不增加治理费用的情况下,提供额外的服务。
谈及船舶治理企业压缩治理本钱,不惜牺牲海员的利益,曾经是海员的Sachit Sahoonja表示,这一举动会严重损坏船舶治理企业的声誉,铁路运输
上海空运,甚至对海员的职业选择造成负面影响:“船舶治理行业假如以牺牲海员利益为代价,未来将无人愿意从事海员工作。”
众所周知,收购、业务整合经常能带来协同效应,从而达到降低本钱的目的。但回根结底,大多数船舶治理企业与其各自领域的伙伴或上下游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合作,不仅仅是希看实现船队数目的增长,更希看通过收购、合资或业务整合,扩至公司平台,优化技术驱动的海上服务,从而保持一系列可持续的增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